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知识  二手

年轻人撑起的二手市场需要监管护航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9-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年轻人撑起的二手市场需要监管护航

  近日,有媒体报道,原价800多元的耳机500元就能到手;1000元的音响上门自提的话不到半价,而且还有议价空间;市面上少见的二手奢侈品也能以低价到手……如今,二手市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涌入。对于Z世代而言,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二手品不但省钱,同时还能体验“捡漏”带来的新鲜感。

  刚进入社会的大多数年轻人居所不定、收入有限,性价比较高的二手商品,自然成为其购物时的重要选择。与有的年轻人超前消费、“花钱一时爽,还钱泪两行”相比,热衷于“淘二手”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表现。当然,也有年轻人喜欢“淘二手”,并非因为收入低,而是要把握消费节奏,拒绝过度消费,不做消费的奴隶,从生活的细枝末节处,用最少的钱过最舒坦的日子,这是消费观、人生观成熟的标志,值得喝彩。同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

  对于社会来说,二手商品交易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越火爆,越能促进资源循环流转,有利于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保护环境。据报道,年轻人消费特性的转变,不但让二手平台玩家规模迅猛爆发,也让二手商品种类越发丰富,小到一根数据线、一张唱片、一本书,大到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套成新的家具,甚至一辆汽车,一切应有尽有。如此这般景象,让人分明看到,资源节约型社会正在款款走来。

  不过,二手商品交易火爆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隐患,货不对板、以次充好、偷梁换柱、售卖假货、消费维权艰难、平台监管缺失等情况时有发生,原本应该双赢的二手商品交易背后隐藏着不少“坑”,有的二手交易平台甚至沦为滋生的温床、出售禁售商品的广告发布地。据上述报道的记者通过“黑猫投诉”搜索发现,5万多条关于二手品和平台的投诉,主要聚焦于货不对板、恶意压价、退换货难等问题。长此以往,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首先,监管部门和平台要加强对买卖双方尤其是卖家的普法宣传教育,让其了解相关的基础法律法规,知道其行为的边界,将法律法规内化为行为准则,否则,这种闲置资源再利用方式将不可持续,不管谁“坑”谁都相当于“易粪相食”。监管部门还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并依法采取信用监管措施,提高买卖双方尤其是卖家的违法成本。

  其次,要强化二手交易平台的监管责任。必须落实实名认证制度,比如,对买卖双方进行人脸识别和身份证认证,以提高二手市场的准入门槛;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审核二手商品卖家资质,严格审核平台上发布和交易的二手闲置物品质量和属性,并要求卖家交纳一定保证金;完善买卖双方的相互评价机制,及时公布买卖双方的诚信度、信誉值,为其他交易对象提供参考;并建立信用惩罚机制,一旦违规就进行处罚。

  此外,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规范发展二手商品市场。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法规,建立完善车辆、家电、手机等二手商品鉴定、评估、分级等标准,规范二手商品流通秩序和交易行为。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强化互联网交易平台管理责任,加强交易行为监管……推动线下实体二手市场规范建设和运营,鼓励建设集中规范的‘跳蚤市场’”。这项工作应加快推动,以早日管好越来越火爆的二手交易。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二手家电交易市场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