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机器人

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 喜迎新年和人机共融时代

  中新网北京12月30日电 (记者孙自法)在2022年新年即将到来前夕,中国科技馆“智能”常设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于2021年12月30日精彩亮相,既为观众献上一份新年贺礼,也是迎接和展示人机共融的新时代。

  中国科技馆30日举行媒体开放活动介绍说,新亮相的“智能”常设展厅展览充分顺应人工智能(AI)发展浪潮,以“走近人机共融”为主题,设置有“嗨!机器人”“身手不凡”“机智过人”“智能生活”“机器秀场”5个展区,以及“追踪前沿”新技术短期展区。

  展厅内,32件精彩酷炫的互动展品,紧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独立又融合的特点,以机器人为主要载体,将图像识别、图像处理、图像理解、语音识别、语言处理、AI创作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展示功能中,结合机电、多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感互动等展示技术,营造融合科技、艺术、文化之美的展示形式,呈现出科技感、未来感十足的智能化机器人世界。

  走进“智能”展厅,人形服务机器人可引导观众参观游览,提供贴心细致的讲解服务。参观过程中,观众可指挥机器狗特种训练,挑逗水中灵动的机器鱼,欣赏古筝机器人优雅琴声,与六轴工业机器人竞技投篮,操控管道机器人深入狭小管道侦查探测,聆听机器人说唱图中故事,与体感机器人一起打太极,让机器人为作诗作画……充分领略机器人身手不凡的运动执行能力。

  此外,观众还可以观看无人机群与多台机械臂协同酷炫惊险表演,近距离接触仿佛从科幻电影中走出的大型双足仿人服务机器人,鸟瞰无人驾驶车在街区自如穿行、乘坐飞船前往未来智能城市的虚拟旅程中,憧憬智能时代的美好生活……在众多互动体验中了解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变革,迎接人机共融的新时代。

  中国科技馆表示,为紧密跟踪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动态,展厅创新设置“追踪前沿”新技术短期展区,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科研院所、企业的最新技术成果搭建展示平台,今后将定期更新,及时为观众推出代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的展览。

  中国科技馆“智能”展厅携多款机器人亮相,无人机群与多台机械臂协同表演。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据了解,“追踪前沿”新技术短期展区首期短期展览由中国科技馆与腾讯公司合作推出,展览名称为“腾讯T-DAY”,展览内容集合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新奇有趣的应用,展出时间为期一年至2022年12月30日。(完)

  在今年初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韩国企业Beyond honeycomb作为研究餐饮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食品科技代表公司参展。

  将编码肌肉细胞中核心功能的人类DNA插入酵母细胞的DNA内,得到的人源化酵母模型可用于癌症研究等领域。

  美国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创建了一种极为逼真且详细的脑细胞计算机模型,将来自不同类型实验室的数据集结合在一起,呈现了单个神经元的电、遗传和生物活动的完整图景。

  美国芝加哥大学普利兹克分子工程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灵活、可拉伸的计算芯片,该芯片通过模仿人脑来处理信息。

  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应用于45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迈过万亿元大关。

  8日发表在《自然·光子学》在线版上的该成果,有望催生全新的量子计算机硬件,突破目前正在开发的超导和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限制。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一号01/02星和东海一号卫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成功。

  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加快缩小城乡之间在收入、消费、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让农民线

  8月7日,由中国能源学会、北京市怀柔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2可持续能源发展国际会议在京开幕。

  月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蝗虫不仅能“嗅出”癌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差异,还能区分不同的癌细胞系。

  近3年,各国政府及其央行高度关注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数字货币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加密数字货币面临全球强监管。

  虽然都被称为球金龟,但它们的身手却差距较大—— 一些球金龟只能形成松散球形,或者完全不能成球,而另一些则能形成紧密球形。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制造出第一个纳米级涡轮机,再现了美丽的荷兰风车,但这一次它只有25纳米,相当于体内一个蛋白质的大小。

  近年来,一些真正具有开创性的“数字孪生”范例不断涌现,如中国上海的数字城市、美国洛杉矶的交通基础设施、体育场馆,甚至特斯拉售出的每一辆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机器人时代网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