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产品  机器人

毛文龙与袁崇焕无冤无仇为何被其擅自诛杀?内幕复杂,导致大明快速覆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上饶在线

近日有关于上饶在线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上饶在线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上饶在线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上饶在线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上饶在线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崇祯即位后,大明如同红日西沉,虚弱的夕阳洒在大明帝国。自从这一年,所有臣民无不在生活在极端气候之下,人人都显得相当焦躁;而除此之外更为忧心的是帝国的周边形势愈发危急,作为大明的新皇帝崇祯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以一人之力,用超负荷的勤政效率去挽救这个即将滑向悬崖的帝国。

崇祯元年,当辽东局势急剧恶化后,新皇帝崇祯迫不及待地与群臣研究对策,最后决定任命袁崇焕督师蓟辽兼登莱天津军务,希望他力挽狂澜,能够拯救辽东危局。在任命之前,崇祯与其做了长谈,对其颇为推心置腹,并向其承诺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要什么给什么。袁崇焕也颇为踌躇,甚至信誓旦旦向崇祯保证,五年平定辽东局势。崇祯问袁崇焕说:“女真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袁崇焕对答说:“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整个辽东可收复。”彼时袁崇焕说如此重大事情想都不想随口就说,这实在是对崇祯和自己不负责任的言论。

袁崇焕画像

崇祯听完兴奋地说:“五年收复整个辽东,朕不会吝啬一个封侯之赏,望卿努力。”内阁辅臣们听了“五年全辽可复”后无不对袁崇焕交口称赞说:崇焕肝胆识力实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明史纪事本末》独独兵科给事许誉卿并不相信,特意询问袁崇焕,袁崇焕竟然以“聊慰上意”作为回应,我没事就是逗皇上开心而已。

如此重大事情,被袁崇焕如此调侃,让许誉卿脑袋“嗡”一下,问他说:“到时如果按期责功,怎么办?”,袁崇焕才意识到“玩笑开的有点大”于是不断向崇祯提出各种要求,但崇祯对他的话深信不疑,需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五年平定辽东就行。深知袁崇焕在崇祯面前的“浪对”的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对崇祯上疏暗示说:“近来用人过滥,封疆大臣已不知法律,请皇上重申法律,明示边臣,今后如敌军入境不能截堵,攻城不能入保,应按律逮捕。”崇祯帝看后表示同意这种约束大臣的严肃性,后期袁崇焕的作为惊人地如同许誉卿的预料那样发展,但崇祯此时并没能知道“袁崇焕逗着玩”的言论。

崇祯画像

处死有功的毛文龙成了袁崇焕督师辽东的第一把火

毛文龙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如同一颗流星划过,曾在辽东军务扮演重要角色,深得大明朝的倚重。作为驻守鸭绿江的东江总兵,位置十分重要。在明朝与后金和朝鲜边界,毛文龙的职责十分吃重。然而谁也没想到,以袁崇焕的任职将毛文龙推向了死亡,由此也成了明末的最大一桩扑朔迷离的争议最大的事件,甚至这件事直接牵动了大明的关键兴亡。对袁崇焕擅自诛杀毛文龙当时和后世均陷入争论之中,有挺袁崇焕者,有同情毛文龙无辜者。当历史尘埃散尽,需要以更务实的叙述进行相关阐释。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青年时潦倒磊落,不得已学了麻衣相术,靠摆摊测字,替人看相谋生。后来浪迹江湖,来到山海关外,他的舅舅看到外甥如此抱负,于是向辽东巡抚王化贞推荐,称赞他“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时事久矣,试与之一旅,必能为国效力,成功名。”《明末纪事本末》于是王化贞看在老朋友面子上,特授予毛文龙都司职位,“临出鼓吹,簪以花,亲易其所衣拱揖上吗。”毛文龙激动地哭着磕头,以至折断了身上的革带,发誓说:“所不矢死以报国者,有如此带。”《明史稿》

毛文龙塑像

毛文龙至此开启武将仕途,从标下游击做起,因功一步步升任总兵。天启三年,毛文龙认为辽东要地唯金州南通旅顺口,北至三牛坝,西通广宁,东可收复失地。如果占据此城,陆路可以遏制满洲骑兵,水陆可以前往登州运粮,如此可以互为犄角之势。在毛文龙的战略部署下,很快获得胜利,明廷为此晋升毛文龙为左都督挂将军印,赐尚方宝剑,全权授予他管理皮岛职权。当时朝廷上下都认为毛文龙在海外有牵制努尔哈赤的功劳,兵部保守评价他“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努则有余。”工科给事中杨所修评价他说:“东方自逆奴狂逞以来,惟一毛文龙孤撑海上,日从奴酋肘腋撩动而牵制之;奴未出老巢则不时攻掠,以阻其来。”

辽东形势图

天启皇帝听了汇报后多次称赞毛文龙:“多方牵制,使奴狼狈而不敢西顾。”在毛文龙以封疆大吏的身份与满洲谈判,相约和好,以维持边界安定,甚至到了崇祯即位后,也大体采用这种方针。此后朝廷中不断有人开始对毛文龙中伤,认为他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命令。毛文龙多次上疏辩白,对自己势处孤立无援,动辄得咎向崇祯倾诉。“臣势处孤立,动遭掣肘,功未见其尺寸,怨已深于寻丈,而皇上知之否?”崇祯劝慰他说:“毛文龙本以义勇简任东江,数年苦心,朕所洞鉴,人言何足置辩!”户部拟大幅度削减毛文龙军饷,崇祯不同意户部意见,在给毛文龙的批复中说,毛文龙辖境,辽民避难,囤聚海岛,荷锄是民,受甲即兵,不能与内地一概而论。以此可见毛文龙陷入舆论漩涡时,崇祯的立场是明确支持毛文龙的。但是以袁崇焕任职后,迅速改变了毛文龙的命运。袁崇焕作为总督上任第一件事不是如何对辽东部署,竟然是同室操戈,向自己人动手。

袁崇焕被杀,源于对崇祯的五年平定辽东空头支票未能兑现,将金兵引至城下,并擅杀毛文龙二罪归一。

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愤怒无关私仇,而是源于一山不容二虎的权力之争。在袁崇焕离京前,他与内阁辅臣钱龙锡谈到辽东事宜时,并不把收复失地摆在首要位置,而是明确“先从东江做起”,就是先集中精力收拾毛文龙,并大言不惭说:“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作为钦差督师的下马威,袁崇焕第一招就是封锁毛文龙的经济来源,不许登州一条船出海,凡运往东江的物资必须经过袁崇焕衙门挂号方能出海,这一措施不仅控制了毛文龙粮饷供应,而且切断了他海上贸易的命脉。

毛文龙绝境下向崇祯申诉:“自从受到几十份奏疏诽谤以来,早已心腹事会,只因圣恩未报,才力疾以做未完之事,这是臣的愚忠,并非恋位。谁知袁督师封锁登州沿岸,不许一船出海,以至客船畏法不敢前来,故而部下士兵说:是拦喉切我一刀。”由于崇祯已经授予袁崇焕尚方宝剑全权处置蓟辽及登莱天津一切事宜,当然包括东江在内,故未对毛文龙上书进行表态。毛文龙见崇祯未表态,再次上疏,倾诉孤撑海外苦衷:“责臣虚冒军饷,是朝臣终于未明,而使臣心终于不白。并非臣冒领军饷贪图金钱,只不过力图恢复辽土。

明朝文官画像

臣一届末弁,孤处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从,岂敢挠挠取憎?实在是文臣误我”最后毛文龙已经对自己的命运已经有所预见,对崇祯悲痛地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毛文龙一语击中大明内部沉疴,然而与强大的命运相比,任何先见之明都显得苍白无力。数年后,当崇祯要自杀前,在桌案用水写下了,愿文臣尽皆被杀,吾伤吾百姓,想必此时他彻底悔恨没能听从毛文龙的告诫。

明朝关防大将

崇祯二年,袁崇焕抵达旅顺口,次日毛文龙前来拜见,几番谈话后,袁崇焕斥责毛文龙时颇能看出急于处死他以夺走军权的迫切的心情:“你道本部院是个书生,本部院是一个首将!“本部院与你谈了三日,只道你回头迟也不迟。那晓得你狼子野心,总是一片欺诳,到底目中无本部院犹可,方今圣天子英武天纵,国法岂容得你!”不等毛文龙分辨,袁崇焕已经将准备好的“十二条”大罪进行公布,随即信誓旦旦地说:“今日杀毛文龙,本部院若不能恢复全辽以还朝廷,愿试尚方剑以偿尔命!”说罢将毛文龙斩杀。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为后金军队大举南下解除了后顾之忧,终于导致此后兵临京都的“已巳之变。”抛却具体原因,根本上来讲,袁崇焕就是要集中一切权力,古老的“一山不容二虎”定律对此非常恰切。

毛文龙

此后袁崇焕正式全部接手辽东军务,但是令所有人震惊的是,袁崇焕不仅未能“五年平辽”,相反在此后的“乙巳之变”后,相反还把满洲兵放到北京城下。

当时袁崇焕赶到河西务,与手下商量前往北京进行弹压。副总兵周文郁反对说:“大兵宜迎击敌军,不宜入都。”接着说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理由,由于布置失措,结果本来应该挡住后金人马于蕲州到通州一线,展开决战,却最终弄成了“纵敌深入”,把战火引导了北京城下,急着带着喇嘛朝着要进城躲避。当时还有民谣讽刺说“投了袁崇焕,东人跑一半”《国榷》。

面对局势越来越不利,袁崇焕开始对曾经“嬉皮笑脸闹着玩的言论”的“五年复辽”许诺感到害怕。不仅没平掉辽东,相反让皇太极的部队追到京城。在接到崇祯召见的命令后,袁崇焕穿着青衣戴着小帽进宫。见到朝臣,他极力形容敌军势不可挡,希望由朝臣提出城下之盟,促使后金撤退。甚至说:“东人此来要做皇帝,已卜某日登极矣!”吓得户部尚书舌头伸出久久不能缩回《烈皇小识》。

崇祯深信其已投靠皇太极,故意做出慰劳样子,还将自己的貂裘大衣脱下来给袁崇焕披上,并简单寒暄几句,当袁崇焕提出将部队引进德胜门休整时,崇祯迅速予以明确拒绝《国榷》。随即崇祯对京城进行布防,防止意外发生,在全部做好准备后,再次宣召袁崇焕。见到袁崇焕,崇祯突然变脸:“着锦衣拿掷殿下!”锦衣卫蜂拥而上,将袁崇焕朝服脱去,押解到西长安门外的锦衣卫大堂,着手进行审讯《明季北略》。1630年的三月十六日的下午,崇祯在乾清宫暖阁召见内阁辅臣等大臣,商议处理袁崇焕问题,然后持续在平台召见内阁、五府六部以及大明的所有调查机构,涉及部门之多,为处死辽东总督袁崇焕全面做出准备。崇祯对众多臣下说:“袁崇焕托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率,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等兵临城下时,又偷偷带着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明史崇祯实录》

挺袁崇焕色彩浓厚的连环画

他气势汹汹历数袁崇焕几大罪状后,崇祯极端痛恨地说:“袁崇焕托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擅自斩杀毛文龙),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兴遣散,及兵簿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在问“卿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对于如此重大事件,大明朝臣不敢言语,只是一味磕,听凭崇祯发落。问群臣说:“卿等已知之,今法司罪案云何?”几百名大臣都低头不语后,崇祯正式宣布对袁崇焕的处理决定:“依律磔之!”即千刀万剐,其家书十六岁以上处斩,十五岁一下给功臣家为奴。至此,毛文龙之死和袁崇焕被诛杀成了明末最具震荡性案件。

后人多言袁崇焕为“长城”,此前他在崇祯面前许下五年平辽竟自己当作儿戏,在杀毛文龙时发誓:我若不能恢复辽东,愿齿尚方剑以谢尔;在杀害毛文龙后,他先斩后奏对崇祯继续夸下海口:“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诛文龙者诛臣。”以此可知,历史的真相如同云雾,总有皓月当空,明珠出现之时,或许崇祯诛杀袁崇焕是其做的最为正确的事情。乾隆时期,为袁崇焕平反,其中原因,令人回味。如果没有袁崇焕诛杀毛文龙为满洲除了心腹大患,或许历史将被改写,因此,袁崇焕算是为了满洲立了一大功,乾隆感谢一下,似乎也符合人之常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