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回收

南非打工的中国人:生活成本高 月入三、四千RMB2015年12月22日北京旧家具

  • 来源:互联网
  • |
  • 2015-12-2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村子里只有一所小学,是全体村民的母校。对于不少村民来说也是他们唯一上过的学校。村子里没有中学,最近的中学在距离村子大概有七八公里远的M’batto市上。

一上的风光其实还是很赞的,几百年前这里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几百年后虽然雨林已经地消失,这里依然是世界上保存最多原始地貌的地方之一。途中下了阵温润的小雨,渭城朝雨浥轻尘,空气间一时烟雾缭绕,朦朦胧胧别有意境。

除了这个小小的酒吧以外,村子里的另一项集体娱乐活动是足球。村里有一块面积相当大且平整的草坪作为球场。每天到了傍晚时分,年轻的男村民就会陆陆续续到这儿来踢上一两个小时的球。

女人们腰里缠着小孩,头上顶着重物,男人们大多都自行车,驮着刚刚从地里收割下来的晚餐回家。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食材都来自于自己的耕耘。

据说这个村子和周边的十来个村一起组织了村际足球联赛,每年都要互相踢个十几场比赛。遇到有主场比赛的日子,村民们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前来加油助阵,可以想象那应该是村子平日里最盛大的场合了。

我对困难的准备明显不足,最后决定还是晚上到离村子最近的市里找一家宾馆住。

Frank的爸爸,看到自己的小孙女一直抱着不肯放。

这里的绿化也做得很好,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在优越的气候与自然条件下蓬勃生长着,妆点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二十多年历史的跷跷板,也是Frank童年时最好的玩具。时光在这里走的很慢。

有时候,公司会在周末组织员工去赌场等地方做短途观光,但是,工人们的工资不高,舍不得花,有人只是在赌场玩玩,过把瘾。

墙壁上贴着学生们的画。

原标题:南非打工的中国人:生活成本高 月入三、四千RMB

遇到的多了,有些竟也疲了,还有华人为了挣钱,竟将自身置于境地。

村里还盛产一种酒,也是用木薯酿的,浑浑浊浊,口味不错。

辞去棋牌室的工作后,杨先生在开了个“沙县小吃”。

Frank的妈妈是一位清瘦矍铄的妇女,七十多岁了还不停地在干活,一直非常友善地对我微笑,可惜她只能讲当地的方言,我们无法直接沟通。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在不到一小时之内连续接了三通手机电话,每通都还讲了好久。

世界杯?唐媛欣有些苦笑地摇摇头,“对于那些在南非谋生的普通华人而言,这对他们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

而且,小T也不会开车,“几公里的开车一会儿就到了,我们得半天”。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娱乐活动对于小T他们来说就变得十分稀有。

我途径一户人口时,看到一位赤身的小朋友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赶紧问周边的人他是怎么了,村民告诉我说,小朋友在午睡呢,可别吵他。睡姿实在是有点太销魂了。

对于南非华人的生活状况,她感叹说:“打工、开店,这是南非华人的基本方式。从城市到农村,各个角落都有华人。”

今年一月发生的六起华人案件,虽然人数为历年最多,但事后分析,这些死亡案例并非偶然。

前些日子小T和几个工友去附近的超市买生活必需品,刚过了两条街就被拦了下来,说是要查身份,“其实就是要钱”。

但即便如此,很多南非工薪阶层还是无力购买。

小朋友中很多人都是没有鞋穿的,再小一点的小朋友很多连衣服也没有。

而新移民的华人们亲属大都在国内,南非华人数量有限,初来乍到的侨胞们认识不了几个人,其中能称作朋友的也就更少。而受限于语言和文化背景差异,他们也没有办法与本地人建立起密切的交往。

跟电视上动物世界里的不同,正是很难深入热带雨林的内部,只能在雨林的边缘感受雨林魔幻般的风情。

小男孩和他的宠物鼬獾。

晚餐过后就是大伙们的闲谈,一千零一夜,夜夜都有天方夜谭。法语里面有一个词叫做palabre,专门就是指非洲人这种无境的闲谈。这里还可以看到,村里的青壮年还是蛮多的,进城务工的人不是多数。

由于约堡物价高,因此这里的一碗拌面要20兰特,“每个月的净利润1万兰特左右吧。半年之内,我肯定回家。”杨先生说。

他从家中取一出了一瓶啤酒和我对喝,大概他是太喜欢自己的小孙女了,喝着喝着就忍不住给小孙女分享啤酒,小孙女居然真的也就呷的津津有味,瞪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小朋友的妈妈也在旁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平常下班后,G先生通常直接回家,做饭看电视,最多约上几个朋友,去中餐厅吃吃饭、聊聊天,或者打打麻将。

除了学校里的教材和里的圣经,可能这本是村里非常少有的印刷物。一问果然这位村民也是在阿比让上班,回村里来休假的。

Frank自己的房间,所有的家具是两张旧的有些发霉的床垫和一台落地电风扇,Frank的一家三口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月幸福的时光。

冰冻尼罗河鱼,13镑/公斤,正好一公斤,折合人民币37.20元。这种鱼类似国内的黄花鱼,在国内人民币可能也就是12元左右,价格还是高了太多。国内的淡水鱼鲫鱼均价在12元左右,鲤鱼才8元左右,这苏丹小淡水鱼也能卖到37元一公斤,价格真是很OK啊!

在这地方干了10个月,杨先生再也忍不下去了,他来到,在一家棋牌室里为老板做饭,一个月4000多块钱。

比小朋友可爱的是粉嫩的小羊羔,村子里到处是,这种非洲特有山羊叫做Cabri。

村里为数不多的手工业者。

野生动物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宠物,是村民们的美味。

野果子是小朋友们的零食。热带雨林富饶多产,科特迪瓦可能从来都没有过。

Frank家的卫生间。科特迪瓦大多数的冲水马桶都是没有坐垫环的。

村里主要的种植物是一种叫做manioc的木薯,就是上图女人们头上顶着的东西,回来削皮捣碎之后,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类似面食的食物。

刚到约堡时,杨先生在一家造纸厂给打工。

其实Frank的房子在村里确实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后来我在村里看到的房子大多都还是用泥砖糊起来的,有的还只是简单地用木架支起来,有的连门也没有,里面更是什么家具都没有,更不用说有像Frank家那样的油漆墙,卫生间什么的了。

这在中国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周末正是商家赚钱的良机,趁着这时呼朋引伴外出的人,会将大大小小的娱乐购物场所挤得水泄不通。

建筑面积在200-300平方米上下,售价在70万兰特;再高级的就是别墅,附带游泳池,每平方米的均价只有杭州下沙一带房价的三分之二。

一关于世外乡村田园风光的遐想,一进屋里就被冷峻的现实打断。这是Frank家的大厅,像某个中文成语里说的那样,家里只剩下四面的墙壁,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我当着Frank的面,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开得了口的句子是:房间看起来真宽敞。

杨先生说,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人来了这里就回不了国了,因为回去条件也不那么好。

我们再看看黄瓜好了。在苏丹超市买了黄瓜,一公斤6镑,我买了1.425公斤,花了8.55镑。换算民币那就是17.17元/公斤,吃一根黄瓜要1.9元人民币啊!!!目前黄瓜3.6元一公斤,吃一根黄瓜只要5角7分钱。也就是说在苏丹吃一根黄瓜的钱,在国内可以吃3根还多的黄瓜,哈哈~ 不知道有没有人算过???

“来到这里,我真的后悔了,但之前投入了那么多,就这么回去有点不甘心,怎么着也得挣点钱回去,弄个衣锦还乡啊。”

三个多小时颠簸的程,从阵阵烟雨到蓝天白云,一条丛林土把我们引进了村里,Frank的家就在村口。

苹果买了4个,10镑一公斤,买了1.35公斤,花了13.50镑。国内市场上最好的红富士均价在7元左右,而非洲红富士苹果28元人民币一公斤,价格翻了4倍,所以在苏丹能整天吃水果的人都是有钱人。买4个苹果,1个苹果折合人民9.65元

Frank给我展示了他预留给我的房间,看起来这确实是家里最好的一张床了。我在床上坐了坐,床垫里扬起的灰尘瞬间将房间里的PM2.5指数抬升到了500以上。

在村里拥有山羊的数量是一户人家财富的象征,有钱人的口到了傍晚基本就是这样趴满了山羊,这些山羊也没有固定的棚舍为家,白天在外四处觅食,晚上就洋洋洒洒睡在大树底下。这些羊一般都不是拿来卖的,是留着村民们自己吃。

完全按照标准发展起来的约堡市内,几乎看不到高层公寓、住宅楼,一般住宅都是平房或者二层小楼,带院子和车库。

不像中国,有着热闹的夜市、24小时营业的商店和餐厅、闪烁的霓虹灯、入夜后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

小T告诉记者,刚到的时候,公司负责人就对大家进行了一番“”,了南非治安状况的恶劣,提醒大家没事不要随便出去逛。“我想出去也不行呀,一句英语都不会说”,小T无奈地笑了笑。

南非当地的普通在假日时,有的会串亲访友、烤肉,有的干脆叫上几个朋友,开车自驾出游。

这个雨林边上的村落会永远地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一个坐标,几十年以后如果我还有机会回到这个科特迪瓦,我一定不会错过再来看看这里。

但是他们的生活成本比较高,几乎没有积余。”郭飞耀介绍说。

朋友当初介绍时说一个月能挣到4000多兰特,可到手的钱只有2000多,而且经常加班,工作经常是十六七个小时。

那天晚上我吃完饭等到八点多,还是一个人影都没见着,最后实在支架不住蚊子的狂轰滥炸,只好回宾馆去了。

和在城里一样,假发在村里也是女人们的必需品。

在国内,房子是工薪阶层的梦想,或者是心中的痛。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南非生活的华人,几乎没有不被抢过的,小偷小抢是家常便饭,被ak47顶过脑袋的也不在少数。

从中国北方某城市刚来南非还不到两个月的小T,在某华人建筑公司工作,与记者交谈时,他就不断赞叹着此地怡人的气候和风景,“冬天也没家里那么冷,在太阳底下晒着可舒服了”。

约堡公共交通十分欠缺,想在这里上班,必须会开车,并且有车,加上一套独门独院的房子大概需要70万-100万兰特,所以供房和供车仍然是普通华人的生活重心。

我到的那天小学正在放假,年轻的老师特别热情地打开了教室让我参观。Frank跟我说二十几年前他们每天清晨步行两个小时去市里上中学,晚上再两个小时走回来,所以很多的村民最后也没有下来。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村里的孩子大多骑自行车去上学,有时候还可以搭乘顺的客车,不过依然还有一部分孩子靠双脚走去上学。

回家的上,总是欢声笑语。这个村子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欢声笑语。

Frank的妈妈给我们做了米饭鸡肉。米是Frank刚刚从阿比让带来的。这个村子类不种水稻,米饭已经是待客用的食材。

湖南姑娘唐媛欣是一名标准的“白领”,年收入超过15万兰特(折合民币大约13.5万元)。

一般在华人的企业供职,“普通华人在南非一个月能赚6000-8000兰特(3000-4000人民币)。

我是真的很想晚上品尝一下当地的木薯饭,只是看到木薯桶里这些密密麻麻的苍蝇实在让我很难释怀。

但是,夜幕后的南非,又因着臭名昭著的犯罪率呈现着与阳光下迥异的风貌。家家关门闭户,上冷冷清清、难见行人。

说实话,我也是到了科特迪瓦之后才认识这种植物,这是可可树。可可树每年两次结出的可可果,掰开可可果里面是许多由薄薄的白色果肉包裹的可可豆。白色的果肉带果汁很甜,当地人采摘之后基本都会一颗颗吸允,然后把可可豆吐出来晒干,每年固定时间有人来收购,然后再转卖出国,一步步变身成世界第一甜食巧克力。

白天里村里的小朋友特别多,因为稍微年长的男人女人白天一般都在田地里干活,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只有礼拜天除外。每天到了傍晚日落时分,男人女人陆陆续续从田地里归来。

这张坐在我旁边的就是已经将近八十高龄的村长了,也就是Frank的伯伯,二十年来这个村里都是他做的主。遗憾的是村长的法语也讲的不大清楚,我本准备了好多问题最后也不得不放弃。

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可能连白种人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中国人了。小朋友们对我最好奇的是头发。黑人是长不了长头发的。

43岁的杨先生是福建三明人,他和老婆6年前是偷渡来约堡的。在约堡待的时间长了,杨先生也通过不正当关系,“化”了自己的身份。

晚餐总是一天当中最让人愉悦的时刻,不是吗?

平时,几个工友在一起打打牌,聊聊天,就是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工地上有一台电视机,南非当地播放的节目大家听不懂,只能找机会到华人商店租DVD来看。

移民南非快两年的G先生在一家华人商店工作,他说自己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朋友圈子很小,都是工作期间认识的几个同乡。

一到周末,南非上的车辆变得寥寥无几,几乎所有地方都不再营业。

我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光顾这个村落的中国人,所到之处村民们都笑容满面地与我打招呼。

双胞胎。村子的明天。

很多华人,尤其是新移民,无不感到了这其间巨大的差异。在谈起南非下班后的娱乐生活时,他们都会异口同声地用“无聊”两个字来形容。

酒吧据说是到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有派对,村民会聚到这块地上来跳舞。

再加上大家语言不通,生怕一不留神走丢了麻烦,于是时时注意着大部队的动向,或者干脆保持一致行动,这就使得“玩也玩不痛快”。

孩子们的教科书,除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以外,左下角的那本书叫做教育。

黑板上写着的单词是ami(朋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