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知识  二手

世界规模最大城市湖底隧道探秘——记两湖隧道工程(南湖段)项目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3-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两江交汇,百湖之市,大江大湖正是武汉独特地理优势的写照,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天然屏障。武昌地区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城中湖汤逊湖、第二大城中湖东湖等20多个湖泊。为解决受湖泊影响、南北交通不畅问题,武汉市提出新建地下大通道,打通东湖、南湖的宏大构想。在此背景下,2020年6月底,广大武汉市民期盼已久的两湖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卓刀泉北路地面段效果图

两湖隧道北起秦园路,南至三环线,Y形主线全长19千米。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50千米/小时。中间430米地面段将两湖隧道分为东湖、南湖两段。

由中交二公院负责设计的南湖段北起东湖,横穿南湖后到达三环线。8千米主线共设置两座地下立交,四处出入口服务组团出行。

项目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前列

南湖段盾构直径为15.5米,超大直径目前国内居首,是国内最长、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湖底隧道。

中交二公院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两湖隧道整体建设条件复杂,“不亚于过江隧道的建设难度。”地面分布有湖泊、山体、高校、国家5A级风景区、文物保护建筑、多栋高层建筑等。地下分布了岩溶强发育区、全断面硬岩区、软硬不均的复合地层等。盾构掘进过程中还需3次穿越地铁、2次下穿城市高架桥、1次下穿铁路走廊等。在同级别盾构隧道建设条件中,极其罕见,项目综合技术难度位居世界前列。

两湖隧道设计以“建而不见”为设计理念,充分与上位规划衔接,以现有路网绿化为基础,着力恢复并提升路域景观,将景观融入环境,将道路隐藏于山湖,使之成为城市环境有机组成。设计以因地制宜,生态节约为原则,对现状植物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同时保证改造后景观效果与接线路段现状环境有机融合。

项目起点紧邻东湖5A景区,是连接城市与景区的通道。由于本路段全部改造,同时结合风光村拆迁改造,设计团队对此段路进行高标准设计,使之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条滨水景观大道。同时设计观湖望山的景观平台。景观设计元素与东湖风景区相呼应,融入风光村历史文化元素,结合景观亮化将此处打造成夜晚休闲的亲水网红打卡胜地。

高度重视湖泊保护及水质提升

南湖大道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紧邻华农,适宜慢行。本项目匝道接入后,通过新建人行道、栈桥,联通慢行系统,以隧道风塔填埋平地为基础,设计趣味观景平台,使之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一条滨水景观大道。

三环线路段红线范围内黄土裸露区域较多,立交区域生态环境差。在项目景观绿化设计中,大绿量、高覆盖为设计原则,结合“海绵城市”理念,整理地形,储蓄雨水,驳岸处种植水生植物以及色叶林带,打造雨水花园,还城市“生态绿肺”。

除了工程建设本身外,项目还高度重视湖泊保护及水质提升。针对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湖泊问题,严格按照武汉市湖泊管理办法,实现“占一还一”的占补平衡,保证工程完成后湖泊容量和面积只增加不减少。除此之外,本项目将在东湖沿线道路下方设置近50000方容量的调蓄箱涵,截留沿线排水口,并通过泵站输送至下游处理厂处理,进一步改善东湖水质。

在南湖北岸,还将结合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在文荟街及卓刀泉南路沿隧道结构边线建设一排DN2200初期雨水收集管道,截留沿线排口的初期雨水,建成后对南湖水质净化提升将起到显著效果。

据悉,未来项目建成后,将在武昌地区构建一条新的南北向地下大通道,在分担二环线东段交通压力的同时,分离中长距离过境交通,服务沿线组团交通出行,意义重大、社会效益突出,助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