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产品  洗衣机

一代全国名牌的陨落——山西海棠洗衣机

  • 来源:互联网
  • |
  • 2022-08-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一代全国名牌的陨落——山西海棠洗衣机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前半程亦步亦趋、艰难苦奋、披荆斩棘,缓缓爬坡向上,然而在你饱览无限风光的巅峰,一个不慎,就是急转直下,粉身碎骨。

  长治曾经这样有一个著名的品牌,从16个人的小作坊,历经风雨三十年,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品牌,它本可能再进一步,走向世界,然而只在叫响名号之后的短短6年里,就风消云散,走到尽头。

  1966年,长治县(上党区)苏店镇苏店村西不远的一个小院子里,长治县电器厂成立了,16个来自长治县上秦村木业社机电修理组的工人开始了一段堪称传奇的故事。

  电器厂虽然成立了,然而工人们还是只能修理电机,这并非建厂的初衷。电器厂该往什么方向走,生产什么产品,大家一点头绪也没有。于是有人找到了山西电机厂,希望可以生产电机。那个时代的人走路有劲儿,说线注定不是一个平顺的年景,第一批10台电机就快要完成的时候,一场暴雨来袭,洪水把电器厂给淹了。wenge也相继而来,经过协商,长治电器厂和苏店车辆厂合并,并搬到了车辆厂的厂址,地势更高,厂房更大,并且加入了电线杆上用的横担、螺丝等金属器件作为新的产品。

  1969年,电器厂建成了三层的综合单面楼,每层300多平,一层办公,二三层宿舍,成为了当时的长治县地标性建筑,号称“长治县第一楼”。1970年到78年,电器厂一直在砂轮机,手扶拖拉机上挣扎,虽过的还不错,但是离迈向全国且远了去。

  1978年,长治县把洗衣机这个大胆的想法作为任务放到了电器厂的头上,电器厂虽然勉强接受了洗衣机试制的任务,然而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造出来这个新产品,没有样机,没有技术资料,甚至有人说,洗衣服祖祖辈辈都是用手搓,为啥还要用机器?第二年,厂里派了俩人去南方考察,他们头一次见到了洗衣机的实物,然后回到厂里手工敲打加东拼西凑,硬是做出来一台洗衣机,尽管有着漏水,乱晃等等一大堆问题,然而经过再三的改良,样机终于在山西省二轻厅得到了通过。1979年底,大家加班加点,一个多月不回家,电器厂就此完成了100台洗衣机。1980年3月,长治县电器厂也正式更名为“山西长治洗衣机厂”,并把这最初的100台洗衣机起名为“浪花”,然而还不到一年,浪花洗衣机就被国家商标局通知必须更换名字,因为这个商标已经有伤害的厂家注册了,而且重名的竟然有4家之多。

  1981年,国家轻工部下达了一个决定:年产不到1万台的洗衣机厂家,不予定点。因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中国冒出来大大小小400多家洗衣机生产企业,为了治理这个乱象,轻工部划出了一条线万台,这是一道洗衣机厂家的生死线台。时间不足4个月,离1万台的目标还遥遥无期。“大战4个月,完成8000台!”这是当时厂里的口号,也是最后的结果。1981年12月27日,在克服了原材料,配件,流水线等问题之后,他们一共生产了10164台。这不得不承认是一个奇迹,是我们这个年代所无法想象的故事。

  在北京,1982年5月的全国家用电器展销会上,时任全国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的胡富国也细细观摩了“海棠”,并对来自己家乡的洗衣机赞不绝口。海棠洗衣机在展销会上一鸣惊人,整机水平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在海棠也以“产品质量跟踪,终身保修,保修包换服务”等在当时还算新奇,却坚定的售后承诺,逐步打开了市场,站稳了脚跟。

  自此“海棠”走上了一条快车道,1983年,海棠洗衣机跻身“六大名牌”头把交椅,各种“优质产品”的称号纷沓而至,1984年,海棠产量翻番,11万台,比83年5万台多出一倍还多,产值高达2258万元。

  厂生产的洗衣机都好。“1983年的海棠还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一方面成了全国名牌,另一方面却无时不刻的想着更进一步。在征得了山西省领导的同意和支持之后,“海棠”尝试着想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科学管理引进来。这一年海棠派人先在北京陆续接触了6个日本中介商,次年4月,在太原举行的山西省首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长治洗衣机厂签署了《关于洗衣机设备引进和技术合作意向书》,确定了引进“松下”品牌技术。

  1984年7月,长治洗衣机厂的考察团在大阪的松下技术馆看上了松下当时最先进的机型“大波轮”。9月日方代表也如约来到了长治洗衣机厂考察。

  11月,在太原并州饭店,原本达成初步意向的协议忽然出现了波折。省二轻厅的靳处长对日方报出的2亿5千万日元表示不满,要砍价30%。日本人表示:我们的报价是考虑了双方的条件才报出了,不是漫天要价,你们要砍30%,为什么?是在什么项目上压缩的呢?

  我方代表只得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什么砍价的理由么?小鬼子鬼很大,先砍砍价再说.....

  谈崩了,日方觉得我方没有诚意,起身离了谈判桌,准备走人了。终于有副省长发了线%上下就行,如果也不行就按他们说的签,不能泡了汤。

  1985年,海棠生产单桶洗衣机22万台,产值4500万元,年底,日本人也来长治安装调试好了设备,海棠双桶洗衣机的样机诞生。1986年,双桶洗衣机投产。

  至此,海棠一发而不可收拾,各种荣誉和订货,海棠卖疯了,人们排队疯抢,有的公司来了直接包货。1988年,海棠成为山西省9大企业集团之一,1989年,仅在太原,海棠就卖了9000万元,到1992年海棠洗衣机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9.9%,1993年,海棠挺进上海南京路。

  1993年底,海棠改制,总股份5250万股,每股1元,集体2105.3股,占40.1%,职工折股2100万,占40%,职工入股156.7万股占3%,无形股888万股,占16.9%。

  那个时节,长治的大多数企业都正经历着转型的艰难,只有海棠迎着市场经历的大潮逆势而上,花开九州,成为了长治企业的别样风景。那个时节,海尔小天鹅等往后的业界大佬也都纷纷的来长治参观交流,希望能够学到一点东西,好让自家产品有所改进。

  1995年长治洗衣机厂销售额达到了2.68亿,年底,在太原的会议上订下了1996年产40万台,争3.2亿保3亿的小目标。

  1996年春节期间,时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销售部长的李补安辞职。在他署名的书面材料里说的原因是:

  隐藏在“辞职风波”背后的,有销售中的诸多问题,商家挤占资金,回款不畅,办事费用偏高,销售成本居高不下,外来人的吃拿卡要。(还记得我在

  长治1999里写的王虎林么?不难看出长治县的企业生存环境)无论如何,这一年,企业内部出现了裂痕,人性的可能有很多种,权力,利益,任务压力等等。

  省政府规定,这次的集团公司由省政府批准成立,也必须在省工商局注册登记,然而长治县委王虎林不同意,他多次在会议上讲,有人把洗衣机厂弄走了,咱收不上税了。厂领导向王虎林解释,“海棠集团”只是在省工商局注册,税收还是要给长治县的,因为税收是属地主义。王虎林不客气的说,那谁知道,以后政策变了咋办?他明确表示海棠集团不能挂牌子,挂了也要摘下来。最终,海棠顶住压力还是挂上了牌子。在挂牌仪式上,县领导一个也没有来。

  1996年6月25日,海棠风波再起,海棠生活区西墙上出现了大标语:“全厂职工觉醒起来,我们不当奴隶。”

  工人们停产了,他们传阅着《坚决反对海棠大厦独立》的打印材料。材料中认为:海棠大厦,是海棠在太原的一个中型酒店,建设海棠大厦的初衷原本是建一个海棠驻太原办事处,然而海棠大厦的“独立”,造成了集体资产的流失,有人想窃取这一波果实。

  当时,在任省委胡富国知道这个事情后明确表示,要坚决保护好海棠这个名牌,我们有个名牌不容易。经长治市委调查,县委协调,最终,海棠大厦不再独立,之前辞职的李补安也重新回到了海棠上班。

  风波得以平息,伤痛却难以抹去,1996的前半年销售总额近1.5亿,但在下半年销售旺季的情况下,全年总销售额不足2亿,同比下降6000万,海棠出现了亏损。1997年,海棠的销售仍不见好转,继续亏损。1998年2月销售经理李补安再次辞职。

  从1996年开始出现亏损到1998年底,海棠累积亏损了4000万元,直到1999年班子改组,走马换将,海棠的总销售额终于回到了2.5元。然而经后来审计,这一年海棠资产总计1.73亿元,负债合计1.71亿元,仅剩240万的良性资产。截止到2001年6月20日,资产总计1.50亿元,负债合计2.01亿元,所有者权益合计-5132.6万元。如果算上海棠大厦的资产,是-3132.6万元。

  2001年10月,海棠召开清欠动员大会,长治市、县领导都来了,大家还想挽救一下这朵挣扎在泥潭里的海棠,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政府的介入让海棠成立了巡回法庭,给13人下达支付令,起诉11人,经济侦查4人。到11月,结清汇款手续1299.31万元清回个人欠款98.78万,收回抵押品价值约66.65万元。

  不自救,谁也救不了海棠,人心的聚散其实才是最根本的问题,君记否,“大战4个月,完成8000台”?海棠此时在不断的奔走下3个月回款1600万,回款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也鼓舞了士气。为了维持正常生产,海棠只好再向银行,然而就在谈好8000万的时候,银行接到了一封匿名信,里面详细的指出海棠集团已经资不抵债了,不可再向海棠。

  2002年,在海棠集团还在为海棠大厦是否具有独立的合法性乱作一团的时候,债主们纷纷因债务问题还为由,向法院起诉海棠,集团公司的账户被查封。

  海棠的董事们决定“阴谋破产”,即找一家靠的住的协助厂家来把海棠起诉到法院,申请宣告“海棠”破产,由法院宣布破产保护,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大多数债权人还挖不走海棠的资产时,法院就已经保全了,职工最后的利益也就保住了。

  2002年12月19日,四川省成都科威电器公司以到期的38万元债务不能如期偿还为由,向长治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海棠破产。海棠公司全部资产价值6446.3万元,总债务达20073.7万元。资不抵债13627.4万元。法院宣布被申请人破产还债。

  12月22日,山西物产金属公司,江阴金陵电器,要求执行海棠大厦的资产,如果海棠大厦的资产一旦被执行走,职工最后的利益保障也将泡汤。此时此刻,中院的执行人员已经在去往太原的路上。最终,由海棠的领导们一起去找到市长,再通知到执行人员停止执行。

  2003年1月3日,元旦放假归来的人们看到了海棠的封条和《公告》,许多职工也是至此才知道海棠破产了。

  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每次长治市中级法院的裁定都被省高院以海棠集团“不符合宣告破产的法定情形,长治市中院裁定宣告其破产明显不当”为由,撤销了中院的裁定,驳回了要求宣告海棠破产的还债的申请。

  两年间,中院三次裁定,高院三次驳回,“阴谋”破产不能得逞,真是让海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海棠向长治县人民法院提出了自行破产申请,债权人不服长治县人民法院的破产还债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长治市中院提起上诉。长治市中院经过审查,依法驳回债权人上诉,维持长治县法院的裁定,且此为终审裁定。

  2005年,海棠破产还债进入了正常程序, 5月25日,共收到债权申报书82份,债权人82户,金额2.01亿元。

  在海棠的债务中,海棠大厦是个焦点,海棠的求死不得正是因为债权人们想占有海棠大厦这一优质资产。同时,这也是海棠职工最为关注的切身利益所在。6月底,经反复协商,将集团公司31.97%的股权以1064.76万转让给了7名自然人,自此,海棠大厦彻底从海棠集团中剥离出来。

  海棠集团用这一笔1000多万的卖大厦所得,上缴了职工的养老保险金,为妥善安置职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解决了海棠大厦的问题之后,海棠剩下的资产评估为4069.04万元,包括56598.5平的土地使用权,43136.9平方的建筑物,1900套机械设备,积存产品,以及海棠商标使用权。

  起拍价格定为4073万元。然而这么便宜的跳楼价,在市场上却无人问津。从2005年11月到2008年初,三次上市,三次流拍。

  直到有一天,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姜明清路过此地,看到这里有如此多的大车间,正是他想要的。于是他回去找了一个唐老板,一起在2008年6月海棠第四次拍卖的时候,以2200万元买下了海棠的破产财产。

  2009年1月5日,海棠以破产拍卖所得2200万资金,加上社保金结余68.9万,一起将职工欠发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然而仅这些却还是不大够,更别提其他债权人和银行,企业欠款等了,大家都是1分钱没有。

  2008年8月18日,15个曾经的海棠人从唐老板那里买到了海棠的商标,366万元,并成立了长治市海棠伟业电器有限公司,为了不让海棠洗衣机消亡,他们在南方进行贴牌生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洗衣机英文名
  • 编辑:郭晓刚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