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评测

参考消息》种“牛痘-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网

  • 来源:互联网
  • |
  • 2016-04-1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三是《参考消息》报道的倾向性太大,提出应让读者自己去评判,以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有些同志希望加些正面按语的意见,他说都不加按语,我们就是叫人们自己去思考??1972年10月7日,据此:《参考消息》从今后起一概不要有倾向性,完全客观,毛已说过多次。

一是明确《参考消息》办报方针,使之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连那些骂我们的言论也登。把这喻为种牛痘。他说:为什么要种牛痘?就是人为地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跟你作斗争,使你的身体里产生一种免疫力。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上的免疫力。

原中央办公厅秘书局老局长徐中远近年出了3本书,都是讲的读书生活,因为他从1966年至去世的1976年,十年间一直做的图书管理员。去世后,也仍在负责整理曾阅读和批注过的图书资料。我几次与之相聚,都广受教益。特别是他讲的曾多次和推荐《参考消息》的事。

一是不要怕人家说话,也不怕对方说,敢于倾听和应对不同的声音。因为总要显示出对立统一规律,追求大一统的一家之言,从来都分幻想,也是极其的。封起眼睛和耳朵,是怯懦和缺乏自信的表现。

我听到、读到这样的情节,深感的伟人胸襟和气魄。体味《参考消息》的意义,现在更显得重大而现实,其要旨至少有三:

二是要求《参考消息》扩大发行。1964年6月,他同外宾谈话时说:《参考消息》的订阅范围以后要逐步扩大,今后可以增加到50万份、80万份。一个月后,他又提出,发行量要增加到100万份。1971年6月,让《参考消息》刊登美国记者采访他的报道,订数猛增,达到了604万份。

二是要学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善意的意见要倾听,恶意的声音也可能让我们,应该相信人们的辨别和承受能力。没有什么问题不可以讨论,正像廖沫沙所感言:岂有文章倾,从来奸佞覆。

2013年7月,我和《参考消息》总编辑张铁柱同去参加一个培训班。有一天央视白岩松去讲课,举例说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是《环球时报》,张铁柱立时举手发言:《参考消息》才国内发行量最大。白岩松解嘲说,可能《环球时报》过去发行是最高的。铁柱继续更正说:《参考消息》从来都是国内发行第一的。下课后两人一番理论,还成为朋友。我想,张铁柱的话再现了当年《参考消息》的历史,但种牛痘,则需要坚定的办报思想,更需要宽松的社会。

三是好话和从来是辩证的,有时会产生好的结果,好话有时则会产生坏的结果。比如,一个、一个社会的晚期,都是好话讲到顶点,一片歌舞升平,这体现了辩证。看明清两个朝代的末期,还有现在国外发生的许多,其意自明。

编辑出版的《参考消息》,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刊载国外报道的。对之非常重视,几十年每天读《参考消息》。后来小号字、大号字都看不清了,工作人员就把重要文章、报道,用近似毛笔的碳素笔抄写出来,以利阅读。1975年8月,做白内障手术后,两眼视物不清,工作人员每天给他读报,而且每天都有《参考消息》。去世前几小时,让人读的就是《参考消息》上刊载的一条外电报道,关于日本中时任内阁总理大臣三木武夫的消息。

(作者为《瞭望》周刊社副总编辑)

看《参考消息》是为了掌握国际动态,学习国际知识,以为理政的镜鉴。他是怎样大力《参考消息》的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