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家电产品  洗衣机

拯救“蜂窝肺” 宜早不宜迟 应尽早排查IPF

  • 来源:互联网
  • |
  • 2019-09-2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拯救“蜂窝肺” 宜早不宜迟
  50岁以上人群出现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症状时应尽早排查IPF

  吸烟是导致肺部疾病的高危因素。(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乔军伟,图文无关)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青梅)李先生想参加女儿的婚礼,想和老伴儿一起去旅行,以后还想接小孙子放学……但是,现在一切的期待都被搁浅了。年过60岁的李先生近半年开始咳嗽,走两步就觉得气喘。吃药、打针都不能除根,缓和几天就又加重。

  这两天李先生又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便住了医院。“看着父亲每天咳嗽,真的很痛苦,我们也很焦虑,有一度我们甚至怀疑是肺癌,这次住院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李先生的女儿说。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蔡绍曦教授向记者介绍:“其实,很多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像李大爷这样,由于疾病症状不典型,导致误诊,造成病情延误。而且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小事儿,其实它对患者生命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肺癌,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治疗。”

  首诊近半患者被误诊

  死亡率高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不常见却严重的致命性肺部疾病,它会使肺容积缩小,形成永久性肺纤维化,导致缺氧并且肺功能不可逆地持续衰退。由于患者肺部组织呈蜂巢状,被形象地称为“蜂窝肺”或“丝瓜筋肺”。

  研究表明,近一半患者在确诊后的2~3年内死亡,5年生存率可低于30%,比子宫癌、乳腺癌、结肠癌等大多数癌症的生存率都低,因此又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9月14日-22日是IPF世界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罗群教授指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近年来在我国三甲医院并不少见,但由于绝大多数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漏诊和延误诊断现象普遍,超过50%的患者首诊时被误诊为慢阻肺、哮喘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其他肺病,耽误了宝贵的早期诊治时间”。

  “我们希望通这个契机,让更多大众和疑似患者了解到这一严重的肺部疾病,并采取积极的诊疗措施。”

  高分辨率CT扫描

  是诊断关键

  蔡绍曦介绍,特发性肺纤维化多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且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症状包括没有痰的干咳、运动或劳累后的呼吸困难,并逐渐或进行性加重, 随着病情发展,必须要吸氧才能维持日常活动,生活质量很低。

  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情发展过程中,不同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有很大差异:大多数患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在几年之内病情较为稳定;而部分患者进展会比较迅速,少部分患者经历一次或几次急性加重,会突然出现严重的咳嗽和呼吸困难而使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因此,蔡绍曦建议,50岁以上的人群当出现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或伴手指末端形状发生变化(杵状指)、皮肤发青(称为发绀)等征象时,应尽早到大型三甲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或者目前国内的间质病治疗中心(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就诊,目前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是确诊IPF的必要手段。

  抗纤维化药物治疗

  有效延缓肺功能下降

  相关数据显示,即使是早期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也会发生肺功能不可逆下降,而抗纤维化治疗可以减少大约50%的肺功能下降,同时可使疾病进展风险减少40%,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尽管特发性肺纤维化尚无法治愈,但若能够尽早确诊并接受规范化的抗纤维化治疗,可有效延缓患者的疾病进程,减缓肺功能下降。”罗群说。

  目前,我国确诊的IPF患者抗肺纤维化治疗药物的使用比例非常低,发生急性加重风险高。究其原因,一方面与普通医生对IPF规范用药的知晓度相对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新型抗纤维化药物受限于医保准入息息相关。为此,罗群也呼吁尽快将药物纳入医保,使更多患者有药可医。

  除了药物治疗外,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来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注意尽早戒烟,远离密集人群,拥抱大自然,尽量待在空气清新的环境。在换季流感季节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建议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增强抵抗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